![](/__local/1/B2/49/09DF2ACB76D95BD6BCFBE287B76_25CB55C1_BE2A0.png)
![](/__local/E/56/8E/0DC04DF24D43DB689FE369B2643_936CDA70_191EBC.png)
11月9日,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、中国周易学会、《周易研究》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象思维的多元化发展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办。医学人文教研室主任赵荣波教授应邀参会并作报告。
会上,赵荣波教授立足于易学与中医学的跨学科视域,对“医易同源”的观念进行辨析。他认为,《易经》作为“源头活水”,为后世奠定了阴阳平衡和治未病的文脉基础。以易学为代表的逆向思维、圆形思维、动态思维是中医药学诊治的主要思维模式,这也是中、西医学差异的内在根据。
本届研讨会视角多元、层次丰富,涵盖了哲学、心理学、中医学等多个领域,不仅推动了关于象思维内涵的研究,还发掘并展示了它在心理学、中医学等多个领域实践应用的广阔前景,体现了“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”的易学精神,“象思维的多元化发展”系列研讨会将持续为象思维研究汇聚广泛而深厚的力量。